?紙板制作是紙箱加工中的核心環節,其質量直接影響紙箱的抗壓性、防潮性及整體結構穩定性。接下來,
東莞紙箱加工廠小編講解一下關于紙板制作流程的詳細介紹,涵蓋從原材料準備到成品檢驗的全過程:
?

一、原材料準備
紙張選擇
面紙:通常選用牛皮紙、白卡紙或涂布紙,需具備耐磨、防潮、印刷適應性好的特點。
里紙:與面紙材質相似,但厚度可能更薄,用于內層保護。
瓦楞芯紙:采用高強度再生紙或原生木漿紙,通過瓦楞輥壓制成波浪形,提供抗壓緩沖性能。
膠黏劑:常用淀粉膠或合成膠(如聚乙烯醇),需具備良好的粘接強度和耐水性。
原材料檢驗
檢查紙張的克重、含水量(通??刂圃?%-12%)、平整度及無破損、污漬等缺陷。
膠黏劑需測試粘度、固化時間及耐溫性能,確保符合工藝要求。
二、瓦楞芯紙加工
預熱處理
將瓦楞芯紙通過蒸汽或電加熱輥進行預熱,軟化纖維,便于后續壓楞和粘合。
預熱溫度控制在160℃-180℃,避免溫度過高導致紙張脆化。
瓦楞成型
瓦楞輥壓楞:預熱后的芯紙通過一對高壓瓦楞輥(通常為S形或U形),壓制成波浪形瓦楞。
瓦楞高度與齒距:根據紙箱用途調整,如A楞(高4.5-5mm)用于重型包裝,B楞(高2.5-3mm)用于輕量化包裝。
冷卻定型:壓楞后的瓦楞芯紙通過冷卻輥或風冷系統快速降溫,固定形狀。
三、單面瓦楞紙板生產
涂膠
將膠黏劑均勻涂布在瓦楞芯紙的楞峰上,涂膠量需精確控制(通常為15-25g/m2),避免膠層過厚導致干燥緩慢或過薄影響粘接強度。
復合面紙
將涂膠后的瓦楞芯紙與面紙通過復合輥壓合,形成單面瓦楞紙板(即“單瓦楞”)。
復合壓力需適中(通常為0.3-0.5MPa),確保楞峰與面紙充分接觸且不壓扁瓦楞。
干燥與固化
單面瓦楞紙板通過烘干隧道或紅外加熱裝置,使膠黏劑完全固化,粘接強度達到要求。
干燥溫度控制在120℃-150℃,時間根據紙板厚度和膠黏劑類型調整(通常為30-60秒)。
四、多層瓦楞紙板復合
雙瓦楞或多瓦楞結構
根據紙箱強度需求,將單面瓦楞紙板與里紙、中間層瓦楞紙板再次涂膠復合,形成雙瓦楞(如AB楞、BC楞)或三瓦楞結構。
復合順序通常為:面紙→單瓦楞1→中間層→單瓦楞2→里紙。
涂膠與復合控制
多層復合時需嚴格控制各層涂膠量,避免膠層過厚導致紙板彎曲或過薄影響層間粘接。
復合壓力需逐層遞增,確保各層緊密貼合。
五、紙板整形與后處理
壓光處理
通過壓光輥對紙板表面進行平整處理,消除復合過程中產生的波浪紋或氣泡,提高表面光滑度。
壓光壓力控制在0.2-0.4MPa,避免過度壓光導致紙板變薄。
縱切與橫切
縱切:將連續生產的寬幅紙板按訂單要求切割成指定寬度(如1.2m、1.5m)。
橫切:將縱切后的紙板按設定長度(如紙箱高度+搭接余量)切割成單張紙板。
切割精度需控制在±1mm以內,確保紙板尺寸符合設計要求。
堆碼與檢驗
將切割好的紙板按訂單要求堆碼整齊,每捆數量通常為50-100張。
檢驗項目包括:
外觀:無破損、污漬、膠斑或分層現象。
尺寸:長度、寬度誤差≤±2mm,對角線誤差≤±3mm。
物理性能:抗壓強度(通過環壓試驗機測試)、耐破度(通過耐破度儀測試)需符合標準(如GB/T 6543-2008)。
六、關鍵工藝參數控制
溫度控制
預熱、壓楞、干燥等環節的溫度需精確監控,避免溫度波動導致紙板變形或膠黏劑性能下降。
速度匹配
各工序生產速度需協調一致,如瓦楞成型速度與復合速度需同步,避免紙板拉伸或堆積。
膠黏劑管理
定期檢測膠黏劑粘度,及時調整涂膠量;膠黏劑存儲需避免高溫或凍結,防止性能劣化。
七、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紙板彎曲
原因:涂膠量不均、干燥溫度過高或復合壓力不一致。
解決:調整涂膠輥間隙,優化干燥溫度曲線,檢查復合輥平行度。
粘接不良
原因:膠黏劑固化不足、紙張含水量超標或楞峰變形。
解決:延長干燥時間,控制紙張含水量在8%-12%,檢查瓦楞輥磨損情況。
尺寸偏差
原因:切割刀具磨損、張力控制不當或紙板收縮。
解決:定期更換刀具,優化張力控制系統,預留紙板收縮余量(通常為0.5%-1%)。